1、导弹末端制导中高度的精确测量对于导弹制导的精度及其毁坏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导弹上大部分采用的仍是电磁波测距技术来实现导弹末端制导,这种技术很容易受到外界空间电磁波的干扰,稳定性较差,测量精度不高。为提高导弹末端制导精度和抗电磁干扰能力,国外已广泛采用了高速、高精度的激光测距技术。目前,较成熟的激光测距方法主要有三种:脉冲激光测距是其中一种。
激光制导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导弹末端制导中高度的精确测量对于导弹制导的精度及其毁坏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导弹上大部分采用的仍是电磁波测距技术来实现导弹末端制导,这种技术很容易受到外界空间电磁波的干扰,稳定性较差,测量精度不高。为提高导弹末端制导精度和抗电磁干扰能力。发展与目标直接相关的精确制导武器是提高打击精度有效途径,激光制导具有精度高、实时性好、可打击移动目标、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
如地地导弹是以高精度攻击所选定的敌方目标并在受到攻击时进行有效反击的一种重要武器,其精度是地地导弹的核心指标,关系到武器的生存价值和作战的有效性。从地地导弹制导系统的发展历程,论述了地地导弹制导技术的未来趋势,讨论了激光精确制导技术在地地导弹末制导中的应用可行性。
地地导弹是以高精度攻击所选定的敌方目标并在受到攻击时进行有效反击的一种重要武器。随着相关领域科技的突破性进展,特别是新材料、新工艺等的发展,使得地地导弹拥有高精度、高可靠性、高命中率、自主制导、强抗干扰、快速发射、远射程、强突防能力的优点。
激光角度欺骗和烟幕是对抗激光制导导弹的有效干扰手段。分析激光角度欺骗干扰与烟幕干扰的机理,建立了激光制导导弹的干扰模型,并通过仿真,评估了对不同目标指示器作用下的干扰效果,对激光精确制导导弹的干扰对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972年12月12日,美国在河内以南130公壁的踢化桥投下了一枚激光制导炸弹,将该桥炸毁,这就是激光制导武器第一次用于战踢。整个70年代,激光制导武器成了许多国家竞相发展的军事技术之一。据不完全统箭,仅美国在1970年前后就有20种炸弹、火箭和导弹改装成激光制一导武器。
2、激光制导的原理
激光是一种方向性强,相干性好,亮度高。它在军事上的应用十分广泛,最令人感兴趣的是用于制导导弹上,是导弹发展中的一大飞跃,是重点发展的常规兵器之一。
激光驾束制导,激光接收器置于导弹上,导弹发射时激光器对着目标照射,发射后的导弹在激光波束内飞行。当导弹偏离激光波束轴线时,接收器敏感偏离的大小和方位并形成误差信号,按导引规律形成控制指令来修正导弹的飞行。光束编码是驾束制导的关键技术,激光驾束制导武器系统对导弹的控制的关键是要形成具有编码信息的激光驾束控制场。激光驾束的编码方案有多种,如数字编码、空间偏振编码、空间扫描以及调制 盘空间编码等,其中激光空间频率编码方式应用较广。该方式抗干扰性能好,解码方式简单,易实对光强分布均匀性要求不高,但对调制盘转速稳定性要求严格。
激光半主动式自动导引也称激光半主动寻的制导。激光半主动寻的制导是将攻击用弹头与指引目标用的“激光目标指示器”分开配置的。攻击时,先从地面或空中用激光目标指示器对准目标发射激光束,发射或投放的攻击性弹头前端的“寻的器”就会捕获由目标表面漫反射回来的激光,并控制和导引弹头对目标进行奔袭,直至击中目标并将目标炸掉。由于激光束的方向性极好而且发散角极小,因此,激光制导武器命中精度极高,可以说指哪儿打哪儿。如美国生产和装备的“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其命中精度已达到1. 5米。
激光主动式自动导引是把激光照射器装在导引头上。这种激光制导的自动化程度高,但实际上还没有应用到反坦克导弹上。这种照射器可以将导弹的预设轨道在激光器内编码,有激光通过光的反射自主导航。该种方法抗干扰能力较强,并且制导精确,适合于在空中打击地面目标,如坦克等。 激光传输指令制导是用激光脉冲代替红外半自动指令制导中用来传输控制指令的导线。弹上接收机用激光接收器。激光脉冲经编码后发射出去,如采用哈明码(一种能自动纠错的码)对激光脉冲进行编码。激光波束方向性强、波束窄,故激光制导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适合进行信息信号的传输。
3、激光制导武器的种类
导弹,导弹作为21世纪的主要武器需要有极高的精确性,所以激光制导在导弹领域引用极广,1965年美国研制成功“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并于67年用于越南战场, 首次使用就取得了惊人的战果。从而各国军事学家开始对激光制导产生重视。各大国开始争先研究。
制导炮弹, 制导炮弹是利用自身制导装置,发射后能在弹道末段实施控制、引导的炮弹。主要对付坦克、装甲车辆、舰艇等目标。激光制导炮弹广泛应用于反坦克领域,由于打击精确度高,在各国陆军中有极高的应用。代表有美国“铜班蛇”制导炮弹,瑞典的“斯特勒克斯”制导炮弹等。
制导鱼雷,21世纪海军作为发展较快的军种诞生了无数的新型武器,制导鱼雷就是其中之一,早在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潜艇就想要制造一种精确度较高的鱼雷,以便进一步打击航空母舰等大型船只,激光器的发明使这一构想成为现实。激光的高精确度使得鱼雷可以更准确地远距离打击船只。
4、激光制导的未来发展
激光寻的制导是激光制导的未来发展方向。激光的制导是用激光器向目标发射激光波束,用接收机敏感目标反射回来的激光束,引导制导武器飞向目标。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进行激光制导方面的研究,开发出7712型激光制导炸弹,但由于命中精度不理想,并没有装备部队,此后通过对俄罗斯KAB-5090L激光制导炸弹的仿制,完全掌握了这种技术,并且在二炮部队装备。近几年随着东风21—D导弹的试射,我国在激光制导导弹领域发展极为快,而各国也在此方面进行了极大的投资,致力于研发出更强的导弹。
5、因为激光制导技术所产生的威胁
21世纪随着技术的发展,国防建设也变得极为困难,激光制导技术的发展使得导弹变的更为精确,这使得敌人可以远距离打击我国的交通线。在伊拉克战争中,战争初期美军就是用激光精确制导导弹先行炸毁了伊拉克的桥梁,使得伊军的后勤补给变得混乱,从而胜利。 现代战争中,反导已是现代国防的新课题。如果做个简单的类比,激光制导武器相当于“矛”,其对抗装备则相当于“ 盾”,从目前来看“矛”领先于“盾”。随着各国军方对激光制导武器认识的加深,激光制导的对抗也越发激烈。目前服役的半主动式激光制导武器多是波长为1.06μm的脉冲激光束,且光束编码是事前预设的。作战时如向敌方激光制导武器发射与其相当的激光信号,压制敌激光接收机或发送假信息,对方就无法使用激光制导武器,或使导弹被误导而无法命中真实目标。使用烟雾干扰。烟雾干扰仍是一种重要的对抗手段,它不仅能干扰侦察系统,使照射手看不到目标,而且对1.06μm激光能强烈吸收,使激光制导武器的激光信号被阻塞而丧失战斗力。 激光制导武器的使用要有一个侦察识别的过程,如果事先把己方的目标伪装、隐形起来,激光制导武器就无法使用。 配置激光告警器。在己方的目标上配置激光告警系统,激光制导武器在飞行中必须向目标照射激光,当警告器发觉后,己方可立即采取措施使其丧失战斗力。总而言之激光制导技术在21世纪的发展将会更加强大,而对其的防御也会做得更好。
6、GPS制导
GPS(全球定位系统)制导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弹上安装的GPS接收机接收4颗以上导航卫星播发的信号,来修正导弹的飞行路线,提高制导精度。例如,美国“战斧”巡航导弹已改装成BlockⅢ型,其主要改进GPS接受机和天线系统,改装后的导弹,其圆概率误差由原来的9米降为3米。该导弹在科索沃战争中发挥出色。
原 理 :利用GPS接收机接收导航卫星信号
分 类 :测地型、全站型、定时型
构 成 :三部分构成:地面控制部分;空间部分;用户装置部分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本世纪70年代由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新一代空间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其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 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是20世纪续激光武器以外美国独霸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到1994年3月,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己布设完成。俄国的格洛纳斯GLONASS及欧洲的伽利略导航系统,形成垄断。
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的建成,续美、俄、欧的第四大GPS导航系统,为21世纪新兴的GPS在军事,民用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尤其在军事领域的GPS制导领域不再受制于人!
未来激光制导、GPS制导武器可能会出现融合的产品,达到优势互补,这也为未来的反导武器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7、在21世纪中,随着科技的发展,激光制导技术也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在军事上矛与盾的争霸也是技术发展的推动力,从激光被发现到现在应用于多种武器上,激光所走之路极为宽阔,也拥有着极大的前景。而各种激光武器的问世,使得战争变得更加残酷,但更精确的打击也使平民的伤亡减少,战争的时间缩短,进一步减少死亡。所以我们应单一更为积极的态度去发展科技,使得科技可以更好地造福于人类,发挥出更大的积极作用。
方圆激光www.fyglaser.com
2015-0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