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9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中国制造2025》规划部署了十大重点领域突破发展,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而其中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重点明确指出:围绕汽车、机械、电子、危险品制造、国防军工、化工、轻工等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以及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服务机器人应用需求,积极研发新产品,促进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扩大市场应用。突破机器人本体、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与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设计制造等技术瓶颈。
激光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发现以来,以其方向性好、亮度高、单色性好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20世纪末激光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激光加工成为最有发展前景的领域。
激光由于空间控制性和时间控制性很好,对加工对象的材质、形状、尺寸和加工环境的自由度都很大,特别适用于自动化加工。而机器人,可随其工作环境变化的需要而再编程,因此它在小批量多品种具有均衡高效率的柔性制造过程中能发挥很好的功用。机器人通常是由一台或多台计算机控制,进行系统管理、通讯、插补计算、伺服控制等等。同时激光加工设备亦可用计算机进行控制,两者可以使用同一台计算机,实现控制与通讯协调统一。激光加工系统、机器人系统与计算机数控技术相结合,可构成高效自动化加工系统。
随着激光加工技术的进步,激光已经应用到包括激光焊接、激光切割、表面改性、激光打标、激光钻孔、光化沉积、激光刻蚀等各个加工领域。机器人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应用而愈加自动化,在汽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电器、电力、军工、装备、医药、冶金等众多制造行业应用广泛。如此,激光加工与机器人在制造业中有相当的重叠,而且两者可以形成优势互补,是制造业更加轻松与简便,效率更高。可以预见,激光器与机器人这对高科技的产物紧密结合,能为现今的制造业带来全新的一面,带动工业化新的发展。
在2014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峰会议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王卫明透露,预计到2016年中国或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如若能将激光与机器人形成优势互补,对于激光产业来说也是一次大的机遇。激光产业不仅可以深入加工产业,而且可能进入从未涉及的领域,乘着中国制造的东风,探索并扩大激光产业新的发展。
方圆激光www.fyglaser.com
2015-0608 |